“4+7”洗礼下,仿制药企业何去何从?

2018.12.28

       2018年12月6日,国家试点的4+7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已经公布生效: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25个中选,成功率81%,参选的均是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佼佼者,药价下降幅度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其中,倍特药业的倍信-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降幅更是高居榜首。结果一出,舆论哗然,对于倍特药业为何能够有决心报出如此低价,分析下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有3000万潜在慢乙肝患者,而接受治疗的患者只有300-400万,未来挖潜还是很大的。倍特药业作为新进入肝病领域的企业,替诺福韦能够快速成长为国产第一品牌,离不开企业对扎根肝病领域的决心和魄力。要确保倍特药业在肝病领域的战略地位,首先要确保替诺福韦中标,占据先发地位,保持品牌优势。未来仿制药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4+7代表了中国的富裕省份和学术核心地带,通过中标,在最核心的市场争得绝对市场份额,对未来肝病领域新产品的上市,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2、响应国家号召。一致性评价作为一项国家在医药行业重点推出的政策,意义非常深远。其战略性目的是希望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以国产仿制药取代进口原研药;希望原研药在过了专利期之后,能够在经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低价冲击下,出现价格下跌的“悬崖”。为此,相关部门相应地给出了一些承诺,包括:同类药已有一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三年内不再受理其他企业的评价申请;同类药已有三个通过评价的,集中采购不再采购未过评价药品;各省出台政策,给予每个过评价品种100~300万元的补助;集中采购之后,同品种未过评价药品的挂网价,要低于过评价药品的中选价。

       3、通过4+7中标后,可以获得更多准入机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和渠道成本,同时倍特药业作为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工艺水平和药品质量是行业的佼佼者,在保质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药品足量供应。

 

       其实4+7本身带来的杀伤力和影响力并不大。一方面只有31个品种,另一方面也只占全国采购量20%。但是毫无疑问这将成为中国医药企业未来发展路径的分水岭和标志性事件。而且相信,随后还会有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招标层面逐年扩面,逐步引导医药产业集中度的提升。4+7只是信号,我们更应该看到4+7给未来医药产业带来的长期影响,并在长期影响中做出正确的决策。预测行业将发生的变化:

       1、市场最大的变化是原来我们把仿制药当创新药在推动,未来普通仿制药价格就是原研的5-6%,对普通仿制药来说,高毛利时代结束了,未来竞争的形式和方法完全变化。现在毛利已经不能支撑像创新药一样做市场推广。

       2、对仿制药来说,首先质量必须过关;其次是成本必须能控制好,精细化管理能力很关键,三是要有资金扩充足够产能。仿制药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才能生存的处境不会变。

       3、高壁垒的首仿,可能在2-3年的时间还能获取比较高的利润。长期来看还是价格和国际接轨。

      4、拥挤在市场占有率高、生产规模大、竞争对手多的药品方面的产能,可能会转移到小品种药品特别是短缺药品的生产方面。但这需要国家在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的支持。

      5、在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集中采购的技术和经济双重夹击下,将会有一大批仿制药企业退出市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多、小、散和仿制药多、小、低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可能会出现药品生产企业转产。

       6、处方外流将成为行业趋势。随着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医保控费越来越严,电子处方的逐步推进,院外市场将会进一步活跃。无论处方外流与否,产品力及学术论证才是重点的实情不会变,推广队伍必须设立的事实不会变。

 

       面对将来面临的变化,国内企业想要长期生存,还是要加大重视研发,加大创新药的投入。“4+7”可以认为是国家在倒逼企业转型。国家一直强调创新驱动,从“‘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以来,在十一五,十二五,到现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支持新药创新。我们看到,中国创新药从蛮荒时代,到me-too, me-better到现在的first-in-class不同阶段。从“假创新”到真创新,经历了近15年时间。最近5年,国内在重大疾病,如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能力取得了飞速发展。正因为新药的好消息不断,也使得国家愿意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向创新方向发展,不能再过度支持仿制药的无序发展。过去通过仿制药赚取利润补贴创新投入,已经培养了一批很有潜力的“明星”企业。如果让这批创新企业能成长为世界级制药企业,就必须加大力量进行政策倾斜与扶持。但是医保穿底难题又迫在眉睫,因此加速对仿制药的收网,势在必行。

 

       最终引导创新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分离。创新药企业专心研发创新,赚取少量市场但是高利润;而仿制药企业专注生产,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赚取少量利润但是占领域大部分市场规模。这才是国家希望看到的远景目标。

 

       不管哪一条路,坚持走下去,都会闯出黑暗,迎接黎明。德鲁克说过:“在动荡的时代,最大的威胁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昨天的逻辑。”与大家共勉。

返回列表